我們中華民族素來重交情,重“禮尚往來”。商務活動正當饋贈是禮儀的體現,感情的物化。所以,贈受禮品注重禮品背后的文化與社會意義還是必要的。
一、贈受禮品的類型
贈受禮品是帶有不同目的的人際關系的行為。是人際關系的反映,大體上可分為4種類型:
(一)感情增發型
以增進和發展感情為目的的禮尚往來,它具有非功利性和非回報性,是人們發展感情的需要,可以增進友誼和感情。著名作家蕭乾當年訪問一位美籍華人朋友,特意捎去幾顆生棗核。他深深知道:朋友身在異國他鄉,年紀越大,思鄉越切。送去幾顆故鄉故土的生棗核,讓它在異國他鄉生根、開花、結果。果然那位美籍朋友一見到那幾顆生棗核,勾起了縷縷鄉情,他把棗核托在手掌,仿佛它比珍珠瑪瑙還貴重。因此選擇禮品時,勿忘一個“情字”,應挑選價廉物美、具有一定紀念意義,或具有某些藝術價值,或為受禮人所喜愛的小藝術品,如紀念品、書籍、畫冊等。
(二)社會交換型
以社會交換為目的的“禮”尚往來,實際上是“利”尚往來,它具有可預期性。今天收下了人家的禮品,等于欠下一筆“債”,他日人家有事,必須帶“利”償還。社會上流行的那種不正常的“份子禮”、商務活動中的某些“***禮”,常常能看到這種影子。
(三)文明賄賂型
它是通過“禮儀”手段牟取個人所需要的東西,是一種更深層的社會交換,即貨幣與權力的交換,敗壞政風、社風和民風。
(四)以權謀“禮”型
有一些“現官”或“現管”,握有一定的實權,除了平時“吃貢”外,還往往借家事聚斂錢財,美其名曰“經白喜事”。
在商務交往活動中,應該提倡“正禮”,反對“邪禮”,努力營造“禮輕情義重”的氣氛,使禮品真正成為人們交往中“情”的載體,而不是成為人們交際中的一種負擔,更不得歪曲真諦而損害精神文明建設。
二、禮品的品位與時尚
禮品的選擇不僅注重時機因人而異,還要考慮它的思想性、藝術性、趣味性、實用性和紀念性。禮品既然要經濟,又要新穎精巧、耐人尋味,能引起對方的興趣。有時禮品雖然耗費很大但并不受人歡迎,而有的禮品花錢不多或親手制作即能使對方滿心歡喜,既富有情趣又增進友情,且具有實用價值或紀念意義。應該看到,目前在一部分地區私人交往中的“禮”有越送越大、越送越廣之勢,“禮的含金量”也在相互攀比中節節上升,使不少人不堪重負。這種“禮”的異化,使現代人不得不對它進行理性的反思。在反思中誕生新的追求,即對送禮由偏重物質內容到講究文化品位,注重心靈感情的溝通?!熬穸Y品”已成為一些大中城市的時尚。如明信片、禮儀電報、代訂報刊、贈送書籍、熒屏點歌、贈送鮮花、舉辦舞會、贈送“新婚紀念冊”等,都表現了現代人的情趣和追求。禮本來屬于精神范疇,現在悄然興起的“精神禮品”,正是人們心靈呼喚的結果,是“人情”的升華。
禮品的雅俗貴賤不是以禮品本身的商品價值來衡量的,而是以其精神價值為尺度的。當然,不偏重物質禮品,不等于完全廢除物質禮品,應本著“交淺禮薄、誼深禮重”的一般禮俗,該送物質禮品的,也不宜完全用精神禮品替代。
三、堅持贈受有度
在贈禮與受禮問題上,我國一向提倡贈有度,受有節。西方發達國家不送重禮。我們是發展中國家,又是“禮儀之邦”,就更要把握好分寸。受禮分寸的把握有兩種情況:一是把握收與不收的分寸。一般來說,貴重、對方破費較大的禮品,應婉言謝絕;小件禮品,或只表達對方心意,不含任何功利成分的禮品,可謝后欣然收下;對方有目的而來,應本著“朋友論情,辦事論理”的原則,對方所不能及的事,應說明情況,并婉拒禮品。對于至親摯友在重大喜慶和偶遇病災困難時的饋贈,如結婚時親友送的大件禮品,或遇病災困難時候,親友捐贈的錢物等,在不影響對方經濟承受力的情況下,應熱情接受或部分接受。對于公務往來中的禮品應按有關規定處理。二是把握退與不退的分寸。一般來說,親友之間在節日喜慶期間的正常禮尚往來,本不存在謝絕或退回的問題。問題是“送禮”也是一種社會現象,有著不同的送禮目的。因此,對于送禮也要進行分析,如果是以拉關系、走后門為目的的禮品,或有賄賂嫌疑的錢物,應堅決回絕。如果是體諒送禮者的經濟承受力,在誠心感謝并說明原因的同時,可退回全部或大部禮品,但不要因此傷害對方的感情。在商務或公務活動中,退還禮品時可附上專門致謝的函件,并說明拒收禮品是本人的決定還是按有關規定辦事;對此處置必須適當,語言要婉轉友善,給贈送者留下回旋的余地。對打算退還的禮品,應及時退回,以不超過24小時為宜。
四、贈受禮品的表達方式
贈送的方式有親自贈送和請人代贈兩種方式,當然前者更顯得鄭重其事。贈送禮品,宜在賓主會面之初或分手道別時。若是兩對夫妻會面,則贈送禮品最好在兩位夫人之間進行。贈受禮品的表達,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所不同。在中國,如果當面贈送禮品,送禮者應起身,用雙手捧送雙目注視對方,邊送邊說上幾句祝福與問候的客套話,如:“祝您生日快樂!”“祝二位百年好合!”“祝早日康復!”“感謝您幫了我的忙!”“區區薄禮,不成敬意,敬請笑納?!笔苜浾呓邮芏Y品之前,應表示謙讓,在對方誠意相贈、盛情難卻時,可用雙手接受并誠懇感謝對方。在涉外活動中,則不必如此,因為不少國家以左手為不潔,雙手贈禮反而不夠尊重。國人受禮后,往往不當著客人的面打開,也不陳列。西方人送禮多會附上卡片,表達祝福的心愿,當收到附有卡片的禮品時,應該先讀卡片,再拆禮盒。西方的風俗是收到禮品時當場打開陳列,同時表示贊美和感謝,如“非常感謝。這么好的禮品,我會永遠珍惜”,“看到它時,我會永遠記起您!”當受到別人誠懇的贊揚時,不宜說“不用謝”之類的謙虛詞,應報以微笑,說一句“我真高興您喜歡它?!比绻讯Y品原封不動放在一旁,就意味著對禮品不感興趣,至少會令贈送者感到冷落。若收到托人送達或郵寄的禮品時,應回復一名片或親筆寫信表示感謝。
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商務禮品贈送和高端禮品擺件的內容,歡迎聯系我們:400-6280-603 027-86582025